荊門生活用紙質量衛生狀況調查
發布日期:2017-12-04 來源:荊門晚報 責編:羽佳 瀏覽次數:2019 版權與免責聲明核心提示:紙巾紙、衛生紙、手帕紙……這些紙品被統稱為生活用紙,被廣泛應用于居家、就餐、住宿等日常情境中,成為不可或缺的消費剛需。
【中國包裝網訊】紙巾紙、衛生紙、手帕紙……這些紙品被統稱為生活用紙,被廣泛應用于居家、就餐、住宿等日常情境中,成為不可或缺的消費剛需。近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江蘇省質監局對紙巾紙和衛生紙產品進行監督抽查,發現內裝量不足、細菌超標等諸多不合格問題。那么,這些問題產品是否潛藏于荊城?湖北荊門人生活用紙的質量狀況又如何?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城區市場未見央視發布的不合格品牌
此次江蘇省監督抽查紙巾紙、衛生紙共162批次樣品,其中紙巾紙88批次,衛生紙74批次。檢測結果顯示,不合格樣品共35批次,其中,“美家欣”“美樂”“飲思潔”“舒南”等13批次紙巾紙內裝量不足,這是此次監督抽查發現紙巾紙存在的最大問題;“美樂”“豫峰”“潔戀”3批次紙巾紙樣品檢出含有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塵埃度也不合格;“膚之友”“爽一點”“雙熊貓”等5批次衛生紙的細菌菌落總數超標,均為采用回收原料生產;還有一些樣品存在生產企業虛假標注產品等級的現象。
以上說所的紙巾紙,即抽紙,多用于手、口、臉等部位擦拭,衛生紙,常見為廁所用紙。
記者在城區各大超市、商業城、集貿市場、荊門農產品交易中心等零售、批發市場進行了調查,并未發現這些被公布的不合格生活用紙。
荊門市大型超市銷售的多為維達、心相印等知名品牌生活用紙,小超市及批發市場少量銷售知名品牌,主要銷售荊門本地企業加工或分裝的紙品,以及由武漢、宜昌、荊州等地企業生產的產品,偶見四川、貴州等外省產品。
記者抽驗:個別品牌確實存在問題
央視此次曝光的35批次不合格樣品多為江蘇本土紙企生產,且銷售渠道多為批發市場,那么荊門市城區市面上的生活用紙是否也存在相關問題呢?記者分別在批發市場和超市購買了一些非知名品牌但銷量不錯的生活用紙進行了抽驗。
在紙巾紙方面,記者選擇了產地分別為武漢、荊州、成都的三款抽紙,價格1.7元—2元/包,外包裝上分別標示內裝400張、390張、330張紙巾。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內裝量標識是有“潛規則”的,例如標330張的,并不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從中抽取330次,而只能抽取110次左右,因為每抽出的一張紙巾由三層構成,但消費者普遍不會將一張紙巾剖成三張使用,因為每一層都薄如蟬翼無法單獨使用。因此,這些看起來很“豐滿”的內裝量標識,更像是一種促銷噱頭。
記者拆開三包紙巾紙,進行數量清點,結果顯示:標390張的紙巾紙,實際可抽取130張,以每張紙三層計算,數量相符;標330張的紙巾紙,實際可抽取118張,按每張紙三層計算,數量超出24張;標400張的紙巾紙,實際可抽取130張,數量少10張。由此可見,市面上的紙巾紙內裝量并非全部達標。
使用365波段的紫光燈照射這3種紙巾紙,呈現正常白光,沒有熒光反應,也基本沒有雜點。據了解,回收纖維生產的紙巾紙,顏色發灰發暗,同時表面通常會有廢舊原料的殘留墨點。
用水浸泡后,除一種紙巾紙有些“拎不起來”,強度稍差,其他沒有明顯問題。
在調查中記者還發現,一些生活用紙包裝印刷不規范的現象也存在,比如合格證上的企業名稱與外包裝上的企業名稱不相符,產品等級標注模棱兩可,消費者無法確定產品到底是合格品還是一等品、優等品等,造成選購障礙。
至于是否有回收原料生產的紙巾紙、是否有紙巾紙和衛生紙菌落指數超標,則需由權威機構進行專業鑒定。記者從市質監局了解到,荊門市目前沒有專業的紙品質量檢測機構,涉及到紙品質量的檢測需要將樣品送到外地的專業檢測機構進行。
衛生紙≠紙巾紙 千萬別這么用
衛生紙和紙巾紙最明顯的差別就是用途,然而把衛生紙當紙巾紙用的現象卻十分普遍,這在一些早點店、小餐館表現得尤為明顯。
記者分別在商業城、掇刀集貿市場購買了4種較受小餐館、早點鋪、小旅館等
個體經營戶歡迎的卷紙,制造商為荊門本地、宜昌和寧夏的企業,均為無芯卷紙,價格分別為9元/15卷、12元/20卷、14元/20卷、12元/40卷。這些紙張的質量與紙巾紙相比,明顯存在差距。
從外觀來看,12元/20卷和12元/40卷的產品紙張整體偏灰暗,12元/40卷的產品袋壁上沾有許多粉末。
使用365波段的紫光燈照射這4種卷紙,紙張最白、9元/15卷的卷紙呈現出熒光反應,整體折射出藍光,其余紙品呈現無熒光的白色光,但仔細觀察,白色光的紙面上有細小藍色熒光顆粒分布,疑似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12元/40卷的產品熒光顆粒尤多。
“為了節約成本,一些開早點鋪、小吃店、小旅社的老板喜歡購買這些相對便宜的卷紙供顧客使用,拿得多還有優惠。”記者暗訪時,一從事生活用紙批發的老板介紹。當問及這些紙品是否為回收原料制造時,她表示,現在便宜的卷紙一般用混漿制造,即原生木漿與再生漿混合,這樣品相和質量不至于太差。
記者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綜合監管執法局了解到,紙巾紙和衛生紙的國家衛生標準不一樣。紙巾紙直接接觸面部,國家規定每克紙巾紙菌落數不得高于200個單位。而衛生紙的要求相對寬松,每克衛生紙菌落-數不高于600個單位就算合格。
其次,國家標準允許使用再生漿制造衛生紙,但制造紙巾紙必須使用原生漿,即原生木漿、竹漿、秸稈漿等。
在化學添加劑方面,紙巾紙中必須無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而衛生紙則沒有此項要求。
因此,衛生部門提醒市民,不要用衛生紙來擦餐具、擦臉、擦嘴、擤鼻涕等,以免越擦越“臟”,引發健康隱患。
另外,衛生紙比紙巾紙韌度弱,遇水容易沖入下水道,用紙巾紙代替廁紙,容易引起下水道堵塞。
謹慎購買廉價紙 挑選時細觀察
作為消耗品,生活用紙是每個家庭的必囤之物,剛過去的雙十一,許多網購達人、家庭主婦抓緊時機搬回一箱又一箱、一提又一提的生活用紙,然而大家真的會挑選合格的生活用紙嗎?
專家提醒,購買生活用紙時,盡量選擇正規的銷售門店,選擇正規廠家的紙品。
注意觀察外包裝,不要購買三無產品或散裝產品,看紙品包裝上是否注明了生產企業的名稱、地址、電話等,查看包裝標識是否清楚完整,是否有保質期、質量標準、原材料等信息。
注意觀察紙質,原生漿制造的紙由植物制成,柔軟細膩無黑點,韌度好,不容易斷,再生漿制造的產品粗糙孔大,毛屑塵埃多,偏硬且松散,市場零售價過低的衛生紙一般不可能為原生純木漿。
9月,市工商部門委托重慶仕益產品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對荊門市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心相印抽紙、維達卷紙和去菌濕巾、清風小包紙等品牌紙品進行了抽樣檢測,共抽檢13個批次,檢測項目和執行標準主要是標志標識GB/T27728-2011、真菌菌落總數GB/T27728-2011、細菌菌落總數GB/T27728-2011、PHGB/T27728-2011、大腸桿菌GB15979-2002等。結果顯示,抽檢的13個批次的紙品全部合格。
11月10日,市工商局屈家嶺分局工作人員接到投訴,稱轄區多家商戶銷售假冒維達紙品,工商執法人員經過清查,發現涉嫌假冒的維達卷紙80余提,依法予以扣留,并對銷售假冒紙品的商戶給予了批評教育,對假冒紙品的來源開展進一步調查。